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13
2
IT 管理

PM 胃痛圖鑑賞析:30 種專案常見病症與可能或許有效的治療處方系列 第 13

病症12:「明明就有發訊息怎麼還是會 Miss 掉呢?」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你的 App 專案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。今天下午,設計師給了你更新版的 UI 設計稿,其中一個關鍵的按鈕顏色,從藍色改成了綠色。

你心想:「好的,這個很重要,必須讓所有人都知道。」於是,你打開了那個有 50 個成員的專案 Slack 大群,把新的設計稿截圖貼上去,並標註了 @channel,寫道:「嗨,各位,最新的 UI 設計稿更新囉!重點是註冊按鈕的顏色,從藍色改成綠色了,請大家注意一下!」

你看著訊息成功發送,心中一塊大石落地,覺得自己盡到了告知的義務。

兩週後,測試版 App 熱騰騰地出爐。你打開一看,差點把手上的咖啡打翻,因為那個註冊按鈕,依然是刺眼的藍色

你怒氣沖沖地跑去找負責的前端工程師,質問他:「我不是在 Slack 上說了嗎?按鈕要改成綠色!」

工程師一臉無辜地滑著手機,花了好幾分鐘,才從上千則訊息中,找到你那則被埋在各種插科打諢、系統通知和午餐訂單之下的「重要公告」。他聳了聳肩,說:「喔,這裡啊…我真的沒看到耶。那個頻道太多訊息了,我早就靜音了。」

你看著他,再看看那個藍色的按鈕,感覺自己的所有溝通努力,都被吸進了一個名為「已讀不回」的資訊黑洞裡。

症狀診斷

遇到這樣的狀況,我想你可以確診為「單向溝通妄想症」。

病根在於,我們天真地以為,「資訊已發送」就等於「溝通已完成」

我們誤把專案的溝通,當成了一場「電台廣播」。我們以為只要按下發送鍵,所有聽眾都會自動打開收音機,專心收聽,並牢記在心。

但真相是,在資訊爆炸的現代職場,你的團隊成員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「資訊同溫層」裡。工程師專注於 Jira 和程式碼(沒有意外的話程式碼優先, 會自主乖乖檢查、更新 Jira 或是其他開票系統的工程師是稀有珍寶) ,設計師優先活在 Figma 裡,而你的老闆,可能只看 Email 和 PPT(或是 Line ☺️)。

你用單一頻道發出的廣播,對他們來說,很可能只是被靜音的背景噪音。

你不能像個 DJ 一樣,只把訊息「播」出去;更需要像一位米其林餐廳的「行政主廚」,精心設計每一道菜(資訊),並確保它以最合適的方式(溝通管道),在最精準的時間(溝通頻率),送到最需要它的客人(利害關係人)面前。

你的工作,不是當一個 DJ 或是公頻廣播電台,而是設計一份合適的「資訊餵食計畫」。

處方籤

這份處方提供的步驟,可以幫助你打造屬於你的「資訊餵食計畫」

第一步:成為「資訊行為」的偵探

在制定計畫前,先花一週的時間,默默觀察你的利害關係人們,是如何處理資訊的。

  • 觀察清單:
    • 老闆: 他是習慣看 Email 裡的附件,還是在 Slack 上只讀粗體字的摘要?
    • 工程師: 他們是活在 Jira Ticket 裡,還是習慣在專屬的技術頻道討論?
    • 設計師: 他們是不是只看 Figma 裡的留言?
    • 業務團隊: 他們是不是只在每週的業務會議上,才有心思聽你說話?

第二步:繪製你的「溝通矩陣」草圖

根據你的偵查結果,為自己畫一張溝通矩陣的草圖,以下是一個範例表格:

溝通事項 (What) 溝通對象 (Who) 溝通頻率 (When) 主要管道 (How) 次要提醒管道
高層進度匯報 CEO, 各部門總監 每雙週 Email + 簡報 Slack 私訊
需求規格變更 開發者, QA 即時 Jira Ticket 每日站會口頭提醒
UI/UX 設計定稿 前端工程師, PM 當有更新時 Figma 留言 Slack 專屬頻道通知

第三步:擁抱「有耐心的重複」

這是治癒此病症最核心的心法。重要的資訊,絕對不能只說一次。 一個專業的 PM,會像一個厲害的廣告投手,用不同的素材(口頭、文字、圖表),在不同的渠道(會議、Email、Slack),對同一個目標受眾,進行多次的「資訊投遞」。

你的目標,不是避免重複,而是有策略地重複,直到你確信資訊已經被 100% 接收並理解。

臨床實戰:用「資訊餵食計畫」拯救那個藍色按鈕

好,讓我們回到開頭那個讓你胃痛的「藍色按鈕」場景。如果當時你手上已經有了這份「資訊餵食計畫」,情況會如何發展?

當你從設計師那裡拿到新的綠色按鈕設計稿時,你不會再衝動地發送 @channel。你會先深呼吸,然後打開你的「溝通矩陣」,像個專業的快遞員一樣,開始配送你的資訊包裹:

  1. 第一站:Jira → 給工程師
    • 你會打開原本負責「註冊按鈕」的 Jira Ticket,將狀態改為「待辦」,並在留言區 @前端工程師,附上新的設計稿連結,並清晰地寫下:「規格變更: 註冊按鈕顏色,根據最新設計稿,從 #0000FF 修改為 #00FF00。」
    • 效果: 這個變更,被記錄在工程師每天都會看的工作系統中,成為一個可追蹤、有紀錄的正式任務。
  2. 第二站:Figma → 給設計師
    • 你會在 Figma 的設計稿上,直接在那個綠色按鈕旁邊留言,並 @UI設計師:「嗨,這個新的顏色很棒,我已經更新到 Jira Ticket 上給工程師了。」
    • 效果: 確保設計師也知道,他的最新設計已經被採納並進入開發流程。
  3. 第三站:每日站會 → 短暫、有效的全面性口頭提醒
    • 在第二天的每日站會上,你會口頭向所有人同步:「各位,提醒一下,註冊按鈕的顏色有變更,細節都已經更新在對應的 Jira Ticket 上了。」
    • 效果: 雙重保險,確保資訊在團隊內部有被聽到。

B 計畫:對方就是「金魚腦」或「已讀不回慣犯」時

好,我們來談談那個最無奈的「但是」。

如果,你已經有了完美的溝通計畫,但團隊裡就是有那麼一位健忘的同事,或是一位永遠不看 Jira 開票系統的主管,導致資訊依然卡住,該怎麼辦?(OS:這種人就應該一樣先鞭數十驅之別院

那麼建議你的策略如下:

  1. 從「非同步」溝通,升級為「同步」溝通
    • 不要再傳送更多的訊息,直接走到他的座位旁,或發起一個 5 分鐘的視訊通話。
    • 你可以這樣說: 「嗨,阿傑,不好意思打擾一下。關於那張 Jira Ticket #123,裡面有一個規格需要你確認,我們現在可以花兩分鐘快速看一下嗎?」
    • 如果他跟你說:「不行,我正在忙!」,那你就需要跟他押他可以討論的時間,絕對不要放過他!
  2. 將「個人責任」,轉化為「公開承諾」:
    • 在每日站會或週會上,當著所有人的面,進行確認。
    • 你可以這樣說: 「好的,關於註冊按鈕的顏色變更,前端的阿傑這邊已經確認收到。那我們就期待在下週的測試版看到囉!」這句話的重點不是說給阿傑聽的,而是說給所有人聽的。
  3. 如果一切無效,讓「流程」來當壞人:
    • 將這個溝通問題,變成一個流程改善的議題,在複盤會議中提出。
    • 你可以這樣說: 「各位,我觀察到我們最近常常發生『Jira 上的規格更新,但沒有被即時看到』的狀況,這導致了一些重工。我想和大家討論一下,有沒有什麼更好的方法,可以確保這類重要資訊不會被遺漏?」

在過程中引導團隊,共同建立一個更可靠的溝通機制,來彌補人性的弱點。

最後的醫囑

所以,下次當你準備發送一則重要的專案訊息時,請先停下來問自己一個問題:

「我的目標,是『把話說出去』,還是『讓事做對』?」

一個專業的 PM,從不假設自己的訊息會被自動接收,一定會像一個超偏執的快遞員,精心規劃路線、選擇最合適的交通工具,並在包裹送達後,堅持要對方親自簽收。

因為在專案管理的世界裡,沒有被確認的溝通,就等於沒有溝通。


每當遇到已讀不回的慣犯:
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upload/images/20250823/20145790FX3OTQfiny.jpg
你給我吃!


上一篇
病症11:「這個專案不能沒有他!」
下一篇
病症13:「這個問題我文件上明明就有寫了啊…」
系列文
PM 胃痛圖鑑賞析:30 種專案常見病症與可能或許有效的治療處方23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